学术规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规范 > 正文 >
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关于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若干规定
发布于:2018年08月28日 00:00来自:原创浏览量: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维护学术尊严,规范学术行为,倡导严谨踏实的优良学风,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2011]1号)和《吉林省高等学校基本学术道德规范(试行)》(吉教科字〔2012〕6号文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的所有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以及以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的名义发表作品的其他人员,包括在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学习和工作的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兼职人员等。

第三条 本规范所称的学术活动,包括科学研究、学术论著发表、学术交流、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考试考核、评优申报等。


第二章  基本学术道德规范


第四条 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教师和学生在学术活动中,应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并应遵守下述学术道德规范:

(一)进行学术研究,应全面了解他人的已有成果,若涉及到这些成果,要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在作品中引用他人的成果,必须注明出处;被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从他人作品中转引第三人的成果,必须做出说明。

参照而未引用他人成果,或受别人成果的启发而未直接使用他人成果,也应做出说明并列入参考文献。

(二)凡以人类为对象的研究,应当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充分尊重个人隐私,保护研究对象的合法权益。

(三)学术成果发表、发布应通过正常渠道,如学术期刊、有良好声誉的出版社、国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鉴定验收等。应经过而未经同行质证的重大科研成果,不应向媒体发布。

(四)在科学探索中,必须一丝不苟地记录并如实报告试验结果和统计资料。

(五)在对他人或自己的成果进行评价、介绍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不得故意拔高或压低被评价成果的价值。

(六)合作作品应按照在学术成果产生过程中所作贡献大小的原则确定署名顺序,但另有学科署名惯例或作者另有约定的除外。任何合作作品在发表前均要经过所有署名人签字认可,所有署名人应对本人完成的部分负责,作品主持人应对作品整体负责。

(七)参与申报研究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应当如实陈述个人的学术经历、学术成果等。

(八)学生参与导师主持课题获得的研究成果,对外公开前须征得导师同意;

(九)教师、学生和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以及所在高校的考试规定,严肃考风考纪。

(十)学术界公认的其他学术道德规范。


第三章  违反基本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及处理办法


五条 教师中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被视为违反了学术道德规范:

(一)在公开发表的作品中,不加注明地使用他人成果,或将他人的观点、思想改头换面后据为己有,或直接袭用他人的作品框架与文字。

(二)由他人代写或代替他人撰写学术论文,或在与自己的劳动无关的作品中署名,或通过不正当手段偷换署名或改动署名顺序,或未经他人(包括学生)同意将合作研究的成果仅以个人署名发表。

(三)在填报学术情况表格时提供虚假的学术成果、伪造不实的专家鉴定意见、证书或其他证明学术能力的材料。

(四)虚构或篡改试验结果或统计资料。

(五)通过媒体故意夸大、渲染研究成果的科学含量、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且造成不良结果。

(六)参加项目评审、评奖、职称评定等学术评定活动时,收受参评人礼物或故意对他人进行虚假评价而影响评审结果。

(七)泄露试题或配合、纵容学生考试作弊,或为私利而抬高或压低学生考试卷面成绩。

(八)为增加个人学术成果数量而一稿多投,或将内容无实质差别的成果改头换面作为多项成果发布。

(九)教师未经项目负责人许可,擅自发表集体研究成果,或故意藏匿隐瞒集体研究项目中的重要科研成果或科学发现。

(十)违反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泄露应当保密的学术成果或相关信息。

(十一)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故意毁坏或扣压他人研究设施和文献资料。

(十二)参与他人的学术造假,庇护他人学术不端行为,打击报复学术不端行为举报人。

(十三)利用科研活动、职务便利、学术权力或学术信誉谋取不正当利益。

(十四)学生在毕业论文或学位论文中使用指导教师或他人的学术成果充作论文,而指导教师知情不报或默许。

(十五)其他违背学术同行公认的道德准则的行为与表现。

第六条 学生中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被视为违反了学术道德规范:

(一)在提供答辩的学位论文和公开发表的作品中,不加注明使用他人(包括指导老师)的成果,或将他人的观点、思想改头换面后据为己有,或直接袭用他人的作品框架与文字。

(二)虚构篡改试验结果或统计资料。

(三)由他人代写或代替他人撰写论文或参加考试。

(四)通过剪裁现成文献拼凑课程作业或撰写学位论文。

(五)未经指导老师或任课老师许可,擅自将老师的讲义或课堂记录或属集体的实验结果署名发表,或故意藏匿、隐瞒重要科研成果和科学发现。

(六)其他违背公认的学术道德准则的行为与表现。

第七条 对违背学术道德规范的教师,学校予以以下惩处:

(一)经确认,在第五条第(一)(二)(三)(四)款范围内者,依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直至解聘或开除处分。

(二)在第五条第(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款范围内者,视后果的严重程度,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直至记大过或撤职处分。

(三)凡有第五条诸款行为之一的,一经查实,在人事任用和学术晋级中,实行一票否决;对采取第五条诸款行为之一而获得的学术职衔或荣誉予以取消或建议取消。

第八条 对违背学术道德规范的学生,学校将分别施予以下惩处:

(一)经严格认定,属第六条第(一)(二)(三)款情形者,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严重警告,直至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处分。

(二)属第六条第(四)(五)(六)款情形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警告、严重警告处分。

(三)属第六条诸款之一的,在校期间,均不得参加各类奖励的评定,毕业离校后被发现的,将依照问题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追加处分,直至撤销所获学位,并通报所在单位。

第九条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将相关责任人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条学生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经查实其导师及相关人员也应承担责任的,一并追究导师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一条 校学术委员会负责维护学术道德规范。

(一)校学术委员会受理对学术道德问题的投诉,主持对学术道德问题的专项调查与仲裁,并依调查仲裁结论向学校提出处理意见。

(二) 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的办公室负责受理学术道德问题的举报投诉。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学校科研处。

第十二条 学术道德问题按以下规则和程序调查处理:

(一)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应在接到举报后10个工作日内,会同被举报人所在单位的学术委员会和单位负责人共同讨论,并听取被举报人的申辩、解释,然后作出决定是否对该项举报正式立项调查。

(二)对正式列入调查的举报,由办公室通知被举报人,并责成相关单位学术委员会于30日内,在有校学术委员会成员在场的情况下对有关事实和结论进行认定。如有必要,可分别通知举报人、被举报人和证人到会说明情况或提供证据。

(三)各有关单位学术委员会必须向校学术委员会提交书面报告,就举报的问题作出明确答复,报告的结论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如果调查对象涉及二级单位负责人或学术委员会成员,按照当事人回避的原则,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可指定专门工作小组对举报事项进行认定。

校学术委员会或有关单位学术委员会涉及学术道德问题,或与当事人(指举报人或被举报人)有亲近关系,应主动回避,退出调查。若当事人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调查人员不宜参加,可以要求其回避,但须经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批准。

(四)校学术委员会对有关单位学术委员会意见进行审议,如果确认存在学术道德问题,则应根据本规范第五、六条的规定,做出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的建议。若确认被举报人不存在学术道德问题,则应责成办公室宣布仲裁确认的结果,以维护被举报人的学术声誉。若确认被举报人不存在学术道德问题,而且举报系恶意诽谤,则应视情节轻重向学校建议给予举报人警告、记过、直至记大过处分。

(五)办公室将审议处理结果书面通知举报人和被举报人。

(六)如果被举报人对审议结果不满,可要求校学术委员会举行公开听证,重新审议。

(七)办公室在受理举报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护举报人和证人。

第十三条 学校根据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议,正式决定给予当事人纪律处分。

第十四条 在学校做出处分或组织处理决定前,除公开听证会外,一切程序和资料均需保密,所有涉及人员不得泄露调查和处理情况。

第十五条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日常维护由研究生部负责,本科生及其他学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日常维护由教务处负责。对严重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学生需提交校学术委员会调查处理。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规范由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http://newkyc.jlufe.edu.cn/Tradition/2018-08-20/71.html




Baidu
sogou